大庆:“冬季无供暖大棚”让蔬菜全季生产

2024-06-09 08:12:51 专家答疑

  大庆冬季,天气严寒,以前只有暖棚内才能种植蔬菜。可去年冬季,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大冷天,林甸县、肇源县的新型无供暖棚室内,却满眼翠绿,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。让人惊讶的是,这些大棚内没有一点供暖设施。冬季不用供暖设施,棚室就温暖如春,还能种菜!这看似“神话”的一幕,却真真切切地出现在大庆市“冬季无供暖大棚”内。

  近年来,棚室经济是大庆市冬季农业生产的核心力量,更是农民增收的“沃土”。但由于气候原因,冬季棚室需要烧煤或利用电力供暖,才可能正真的保证棚内温度。冬季棚室供暖成本不小,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大庆市棚室经济的发展。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,在大庆市农业部门的引领下,大庆市一些农业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,组建团队、外出考察、创新研发……经过长达几年的努力,“冬季无供暖大棚”应运而生。这些大棚成本低,且“零耗能、零排放”,将助力农民增产增收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
  日前,在林甸县四合乡联合村寒地林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棚室区,整齐的蔬菜大棚依次排列,走进棚内,满眼翠绿,西红柿、草莓已经很成熟,煞是喜人。工人正忙着给西红柿整枝、打杈,十分忙碌。“我们这有两栋新型棚室,是公司自主研发的,此前考察了黑、吉、辽和内蒙古等地区,最终研发成功,我管它叫‘保暖大棚’。棚内无任何供暖设施,在冬季最冷时,棚内温度可达12摄氏度。去年冬季,两栋大棚种植的蔬菜全部成活。”总经理李严广说,他们对大棚进行了改良,使用了苯板、聚氨酯、珍珠棉等材料,外加黑白膜,目的是为了实现“绝缘”。这样一来,棚内储能、保能效果更好,且热量不易散失。建设棚室的角度也十分讲究,必须找到最佳阳光入射角度,让阳光最大、最多地射入棚内。

  “去年冬季最冷时,我们‘冬季无供暖大棚’内没有一处取暖设施,但却温暖如春,各种蔬菜郁郁葱葱。这不仅节省了取暖费用,也节约了人力。”肇源县鲶鱼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云楼说,企业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团队,不断加大研发力度,经过五年的试验,终于攻克了技术瓶颈,对传统模式的蔬菜大棚进行了改造升级,实现了冬季在无任何供暖设施的情况下蔬菜正常生长。

  蔡云楼介绍说,该公司“冬季无供暖大棚”应用了土墙吸热、地下隔离温层等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。在建设大棚时,要下挖80公分,形成地下隔离层。然后用土做墙,达到约4米的厚度。最终做到大棚在白天吸热,晚上释放热能,满足棚室内蔬菜栽种温度需求。

  4月初,大同区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园区内,两栋“高标准阳光大棚”正在加紧建设,大棚整体的结构已施工完毕,棚内工人正在安装后墙相关设施。“这两栋大棚在冬季零下30摄氏度情况下,不供热照样能种植蔬菜,其秘诀就是最大限度利用光能。”据大同区乡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新春介绍,之所以能在冬季无供热种菜,是因为棚室采用了双层结构、双层覆盖、双层保温,加上其纳米涂层集热水箱后墙,白天储蓄热量,夜晚可提高棚温5摄氏度至9摄氏度,且大棚的保温材料被设在夹层中,永远不湿不冻,保温效果很好。大棚建成后,将考虑采用立体栽培的方式,未来以采摘、研学等生产全功能布局为发展方向。

  近几年,大庆市始终致力于发展棚室经济,借助三产融合、产学研合作等措施,以特色香瓜等棚室作物为代表,打造出一系列知名品牌。今年4月中旬,大庆市组织召开新型棚室生产现场会,分别在肇源县、林甸县两处新型棚室生产现场,面向全市分享和推广当地新型棚室的建设经验,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,帮助农民们降低风险,提高棚室生产的产量和质量,逐步推动设施农业发展。

  “新型棚室不仅能减少相关成本,还能让‘冬闲’变‘冬忙’。”市农业农村局种子技术服务站站长陈刚介绍,林甸县、肇源县、大同区的新型棚室在技术上略有不同,但都有一个特别点,那就是在冬季无需供暖。“冬季无供暖大棚”的成功研发,让农民在冬天“有事可做”,有效利用全季进行生产,实现全季销售,增产增收。

  据了解,今年大庆市棚室主要发展目标是新建棚室以及老旧棚室改造提升,利用好蔬菜生产设施条件改善项目,推动设施农业及其配套设施向标准化转型,来提升棚室生产能力,帮助生产者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。(记者 韩冰)

  今年以来,哈尔滨市就业服务中心按照《关于开展2024年春风行动专项活动的通知》要求,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并且开展春风行动专项活动。活动以“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助发展”为主题,针对重点群体密集举办招聘活动…

  从全国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到“北纬45°寒地紫苏产业带”,再到全国工业化冬果沙棘重要原料基地,作为产粮大省,黑龙江还有一些“隐藏款”特产正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,激活了全国人民的“味觉神经”…